騰訊開源AI模型:文本生成3D視覺
騰訊發布創新AI服務,可將文本或圖像轉化為3D視覺效果和圖形。此舉是繼DeepSeek在中美AI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後,科技巨頭一系列進步中的最新一步,旨在推動協作與創新。
騰訊發布創新AI服務,可將文本或圖像轉化為3D視覺效果和圖形。此舉是繼DeepSeek在中美AI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後,科技巨頭一系列進步中的最新一步,旨在推動協作與創新。
騰訊在香港推出 WeTech Academy,旨在培養下一代科技人才。該計劃於 2025 年 3 月 15 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啟動,為本地學生提供 AI 和編程教育,支持香港的科技發展目標,並強調與教育機構、社會組織和企業的合作。
美國AI領先企業對'AI行動計畫'提交的意見書,揭示了在AI監管、與中國競爭以及智慧財產權等議題上的重大分歧。這些分歧反映了各公司對如何平衡創新、國家安全和社會影響的不同看法。
阿里巴巴的Qwen團隊推出新作QwQ,此模型旨在挑戰大型模型的效能,同時保持驚人的輕巧體積。QwQ僅有320億參數,卻號稱在特定基準測試中超越DeepSeek R1,尤其是在數學、編碼和函數調用方面。本文深入探討QwQ的運作原理和實際效能。
繼DeepSeek之後,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Q-32B崛起,成為易於採用的大型語言模型(LLM)。QwQ-32B兼具參數和開源優勢,降低運算需求,推動AI普及化,並促進中國國內晶片發展,在全球AI領域具有影響力。
AMD 發表 Ryzen AI Max+ 395 效能數據,在多項 AI 基準測試中,大幅領先 Intel 以效率為主的 Lunar Lake CPU (Core Ultra 7 258V),最高可達 12.2 倍的效能優勢,展現 Zen 5 + RDNA 3.5 架構的強大實力。
百度推出兩款強大的新AI模型,其中一款專注於進階推理,據稱其性能超越DeepSeek的R1。同時,百度也推出了Ernie 4.5,一款多模態模型,旨在與OpenAI的GPT-4o競爭,並強調其'卓越的多模態理解'能力。
清華大學與清程.AI 推出名為'Chitu'的新AI框架,旨在減少中國對 Nvidia GPU 的依賴,特別是在大型語言模型 (LLM) 推理方面。初步測試顯示,其推理速度提升了315%,GPU 使用率降低了 50%。
中國人工智慧 (AI) 領域競爭日益激烈,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新型 AI 模型,提升效能、降低成本並優化使用者體驗。中國在 AI 發展上具有多項優勢,政府亦大力支持,預計未來將持續快速成長。
DDN、Mistral AI 和 Fluidstack 攜手合作,打造強大的 AI 基礎架構,旨在提升企業 AI 的成功率、靈活性、部署便利性和成本效益。此合作關係為訓練和部署大型語言模型 (LLM) 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台,賦予企業、政府和雲端供應商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