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这家由黄仁勋领导的半导体巨头,常被誉为科技界的’泰勒·斯威夫特’,发现自己越来越深地卷入美国和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技术和贸易紧张关系中。该公司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全球AI霸权竞争的焦点。
4月中旬,黄仁勋访问北京的同时,美国对先进半导体实施了新的出口管制。这些限制规定,英伟达在向中国出口其H20 AI芯片之前,必须获得出口许可证。美国商务部将这些措施辩解为保障国家和经济安全,而英伟达透露,美国官员已表示这些规定将无限期执行。
但为什么英伟达会成为这两个全球超级大国之间AI竞争的关键角色?
什么是英伟达?
英伟达专门设计精密的芯片,即半导体,这些芯片是生成式AI开发和部署的基础。生成式AI指的是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能系统,例如ChatGPT等模型。近年来,对AI芯片的爆炸性需求将英伟达推到了科技行业的前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在去年11月,英伟达的市值一度超过苹果公司,突显了其重要性。
鉴于英伟达芯片在推进生成式AI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历届美国政府都密切关注该公司与中国的交易。华盛顿的目标是通过出口限制来减缓中国在高端AI芯片技术方面的进步,特别是用于军事应用,从而保持其在AI竞赛中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H20芯片成为目标?
这并非美国政府首次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芯片。早在2022年,拜登政府就对先进半导体对华出口实施了限制。英伟达通过专门设计H20芯片来符合这些规定。更先进的H100芯片已经被禁止出口到中国。
然而,近期DeepSeek等中国生成式AI公司的出现,重新引发了美国方面的担忧,即便是低端芯片也可能促进重大的技术进步。DeepSeek声称,它能够使用这些功率较低的芯片实现类似ChatGPT的计算性能。目前,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TikTok的母公司)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都渴望获得H20芯片,并且已经下了大量订单。
新的限制没有宽限期,英伟达预计因无法履行这些订单而可能损失55亿美元。经济学人智库(EIU)驻北京的高级分析师Chim Lee告诉BBC,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正在投资开发AI芯片,作为英伟达产品的替代品。
虽然这些国产芯片可能尚未达到英伟达产品的性能水平,但Lee认为,美国的限制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速中国开发更优芯片的努力。他补充说:“这肯定给中国的AI产业带来了挑战,但不太可能显著减缓中国AI的开发和应用。”
黄仁勋访华的意义
中国是英伟达至关重要的市场。虽然美国占其销售额的近一半,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去年贡献了英伟达销售额的13%。黄仁勋的访问被广泛解读为是在新的限制下,努力维护英伟达在中国的利益。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黄仁勋会见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表达了他’继续与中国合作’的愿望。《金融时报》报道称,黄仁勋还会见了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峰。然而,中国媒体《澎湃新闻》援引熟悉此次行程细节的消息人士的话称,黄仁勋并未与梁文峰亲自会面。
此外,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了黄仁勋,强调了’中国市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在与上海市市长会面时,黄仁勋重申了他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对美中竞争的影响
这些出口限制是华盛顿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将先进技术供应链与中国脱钩,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将半导体制造业转移回美国。
英伟达最近宣布计划在美国建立AI服务器设施,价值可能高达5000亿美元。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随后声称,这项投资决定是由他竞选连任所推动的。今年3月,为英伟达制造芯片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的先进制造工厂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认为,这些发展表明全球技术日益分裂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由美国领导,另一个由中国领导。他表示:’技术将不再是全球共享的空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
深入了解半导体领域和英伟达的地位
要充分理解英伟达所处的复杂境地,必须了解半导体行业的复杂性以及它所处的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背景。半导体,通常被称为芯片,是现代电子产品的’大脑’,为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到汽车和先进武器系统的所有设备提供动力。这些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涉及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先进的设备和大量的资本投资。
英伟达通过专注于高性能图形处理器(GPU)的设计,在这个领域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利基市场。最初为游戏开发,这些GPU已被证明非常适合AI工作负载,特别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而GPU可以比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PU)更有效地处理这些任务。这种优势使英伟达的GPU成为训练和部署AI模型的黄金标准。
该公司的成功不仅仅归功于其卓越的技术。英伟达还培养了一个强大的软件和工具生态系统,使开发人员更容易利用其GPU进行AI应用。这个生态系统,加上其硬件实力,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挑战英伟达的统治地位。
芯片霸权的地缘政治含义
半导体设计和制造集中在少数几个关键地区,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影响。美国、台湾和韩国是世界领先的芯片公司的所在地,而中国在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都落后。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与美国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美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加强其国内半导体产业,包括《芯片法案》,该法案为芯片制造商在美国建立工厂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抵免。目标是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并确保美国保持其技术优势。
然而,这些努力不太可能完全消除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特别是台湾,仍然是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参与者,台积电控制着全球芯片制造能力的很大一部分。与台湾地位相关的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复杂性。
应对挑战
英伟达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不稳定的位置,夹在美国和中国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该公司需要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同时也要维持其在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的存在。这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意愿。
英伟达已经采取的一种策略是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芯片,正如H20所见。然而,即使这些努力也可能不足以满足美国的担忧,因为政府继续收紧对华芯片出口的限制。
英伟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来自中国国内芯片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正在大力投资开发自己的AI芯片,虽然它们可能还无法达到英伟达的性能水平,但它们正在取得快速进展。如果中国公司成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AI芯片,可能会大大降低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AI和半导体行业的未来
AI的未来与半导体行业密不可分。芯片技术的进步将使更强大的AI模型成为可能,而这反过来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美国和中国之间争夺AI霸权的竞争将继续塑造半导体领域,两国都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
英伟达可能会继续成为这场竞争中的关键参与者,但它将面临来自美国和中国竞争对手日益严峻的挑战。该公司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将决定其长期成功。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不断演变,英伟达需要调整其战略并保持其技术优势,才能继续站在AI革命的最前沿。该公司的历程突显了21世纪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