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模型扎堆发布,竞争白热化

国内AI发展浪潮

三个月前,AI 平台 ‘Depsic’ 引起了轰动,它被吹捧为与 OpenAI 的 ChatGPT 相比,开发成本更低,计算能力要求更低。自那时起,出现了一种趋势:中国科技公司正在迅速推出自己的 AI 工具,并且通常声称比 Dipsic 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这标志着中国国内 AI 格局的显著加速。

百度加入竞争,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模型

就在本周一,中国科技巨头百度推出了两款新的 AI 模型,Ernie 4.5 和 Ernie X One。这些模型被定位为 Dipsic 的 R One 的直接竞争对手。百度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声称这些新产品与 Dipsic 模型的性能相当,而生产成本仅为后者的一半。这种激进的定价和性能策略突显了百度致力于在蓬勃发展的 AI 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的决心。

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发布了新的AI产品

百度并不是唯一一家快速部署 AI 技术的公司。 早些时候,在 3 月 6 日,阿里云推出了其开源模型 Tongyi Qinyen QWQ-32B。阿里巴巴声称,该模型在会计、编码和通用能力等领域提供了与 Dipsic 相当的性能。这种开源方法可以促进中国 AI 社区内更广泛的采用和协作。此外,另一家著名的科技公司腾讯于 2 月 27 日推出了自己的 AI 模型 Hunyuan Turbo S。主要参与者这种持续的发布时间表突显了该行业内正在酝酿的激烈竞争。

‘AI六虎’的崛起与激烈的竞争

中国 AI 领域正在见证一场活动爆发,这既受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字节跳动等老牌科技巨头的推动,也受到一波雄心勃勃的初创公司的推动。一个被称为中国’AI 六虎’的团体处于这场创新的最前沿。这些公司——StepFun、智谱AI (Zhipu AI)、MiniMax、Moonshot AI、零一万物 (01.AI) 和百川智能 (Baichuan AI)——正在推动整个 AI 领域的边界,从基础模型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应用。

StepFun:瞄准下一代AI

StepFun AI 于 2023 年在上海成立,已经被誉为 Dipsic 的潜在继任者,特别是在音频和视频生成领域。其拥有超过万亿参数的 Step-2 语言模型被认为是世界领先的模型之一。该公司的雄心超越了当前的 AI 能力,正在进行人工通用智能 (AGI) 的研究。StepFun 目前的产品线包括音频聊天、文本转语音和文本转视频模型,展示了对实用、用户友好型应用程序的关注。

智谱AI (Zhipu AI):OpenAI的中国替代品,面临美国的限制

智谱AI (Zhipu AI) 于 2019 年在北京成立,在 2022 年通过开发中国第一个自主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实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 ‘ChatGLM’ 已经获得了超过 2000 万的庞大用户群。智谱AI (Zhipu AI) 越来越被视为 OpenAI 的国内替代品。然而,该公司的进展因地缘政治因素而变得复杂。1 月,路透社报道称,智谱AI (Zhipu AI)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实际上阻止了该公司收购美国产品。不久之后,中国政府支持的实体华发集团向智谱投资了 5 亿元人民币(约合 6900 万美元),这表明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致力于支持国内 AI 发展。

约束中的创造力

像这样的小型 AI 初创公司的蓬勃发展证明了中国科技生态系统的活力。诸如美国的限制和与训练基础模型相关的巨大成本等因素正在推动这些公司采用创新方法。这些约束似乎并没有阻碍进步,反而培养了一种足智多谋和独创性的文化。

政府支持和习近平主席的鼓励

中国政府和习近平主席正在积极支持 AI 产业的发展。这种支持代表着从以前对科技公司更为谨慎的立场转变。

BBC 科技记者 Tom Singleton 对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提供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虽然全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埃隆·马斯克与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的会晤上,但一个可能更重要的事件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开。习近平主席会见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中国科技行业的其他知名人士。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敦促这些商业领袖“展示他们的潜力”。Singleton 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中国政府是否会为寻求利用技术振兴后疫情经济的公司和初创企业提供公开和实质性的支持。他将华为和 TikTok 相提并论,指出这些公司在被认为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时,因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而面临相当大的审查。

潜在的未来影响

Singleton 认为,中国政府对中国 AI 公司的增加投资可能会导致该领域的重大进步。他推测,回过头来看,人们可能更应该关注人民大会堂的会议,而不是椭圆形办公室的讨论。这意味着中国对 AI 发展的专注方法,在私营部门创新和政府支持的推动下,可能会对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的全球力量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战略方法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但目前的轨迹指向一个快速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的 AI 格局。竞争与国家支持的结合正在创造一个独特的创新环境,这种环境可能会重塑人工智能的未来。竞争的程度将会加剧。


下一阶段的创新由以下因素驱动:

  • 国家行为者
  • 私营公司
  • AI六虎
  • 创造力的需求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